top of page

【智盟聚焦】澳洲外国人士住宅购房指南: 2025-26年度最新政策与费用详解


外国人士住宅购房指南
外国人士住宅购房指南

关注微信公众号,获取最新行业动态及热点新闻~


2025年7月1日起,澳洲对外国人在住宅房地产投资的相关政策与费用进行了年度更新。如果您是计划在澳洲购置房产的非居民,这份指南将为您提供全面的信息,助您合理规划投资。

 

明确您的“外国人士”身份

澳洲法律对“外国人士”的定义非常复杂,不仅包括个人也涵盖了公司、信托等实体。在开始任何购房计划前,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否属于此范畴。


一般来说,如果您不是以下任一身份,则可能被视为“外国人士”:


  • 澳洲公民


  • 澳洲永久居民


  • 持有特殊类别签证的新西兰公民


注意:即便您是永久居民,若不常居澳洲,或公司/信托中有20%及以上外资持股,也可能被归类为“外国人士”。


购房前: 了解物业类型与审批

在澳洲,您必须在签订任何购房合同之前,向澳洲税务局(ATO)申请审批。未经批准购买房产将面临严重处罚。


您可以申请购买的物业类型包括:


  • 新房或近新房: 包括楼花(off-the-plan)、新建成且未被居住或仅被居住不超过12个月的房屋。


  • 空置住宅用地: 通常指没有实质性永久建筑的土地,且需在获得批准后4年内建造至少一栋住宅。


  • 用于再开发的二手房: 如拆除现有住宅并建造至少20套住宅以显著增加住房供应,可能获批。


  • 从2025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,外国个人被禁止购买澳洲现成二手房(已建住宅),除非满足豁免条件(如临时居民用于自住)。


申请审批与豁免证书:


  • 标准审批: 如果您计划购买特定房产,需要提交一份申请并获得“不反对通知”。


  • 豁免证书: 如果您希望在某个州或领地寻找并购买一套符合条件的房产,可以申请豁免证书。该证书有效期为12个月,允许您在无需多次申请的情况下,对该州内符合价值上限和物业类型要求的房产进行多次出价。


  • 开发商豁免证书: 对于购买开发商拥有的新房或近新房,如果开发商已经获得豁免证书,您的购房审批流程将大大简化,您无需单独申请。但是,若购买价值超过300万澳元,外国买家仍需自行申请审批。


外国投资相关费用详解

您的投资申请费通常根据物业价值和类型而定,且每年7月1日更新。


  • 购房审批申请费: 费用与物业价值挂钩,价值越高,费用越高。新房和空地的申请费用低于同等价值的二手房。例如,一栋价值200万澳元或以下的新房,申请费为$30,300;而同等价值的二手房,申请费则高达90,900。如果涉及共同持有人,费用将按份共有的持有比例计算。


  • 变更审批申请费: 修改已批准的申请,简单修改为$4,500,复杂修改为$30,300。若原申请费用较低,变更费用将不超过原金额。


  • 年度空置费: 如果您的物业在一年中空置超过183天,您需缴纳一笔空置费。空置费的金额通常为原外国投资申请费用的两倍。


购房后的义务与年度申报

购房交易完成后,您的义务并未结束。作为房产持有者,您还需继续履行以下义务:

 

  • 注册物业: 在交收后30天内,您必须在“外国投资者在线服务”中注册您的物业信息。


  • 年度纳税申报: 若您的房产有租金收入,您必须每年申报并缴纳澳洲所得税。


  • 年度空置申报: 即使您的物业有人居住,您也必须每年提交空置申报表。如果房产空置超过183天或未按时申报,将产生空置费。


空置费特别说明
  • 什么是空置年: 空置年是自物业“可入住日”起算的连续12个月。例如,如果您的公寓在10月5日交收,那么您的空置年将从每年的10月5日开始。


  • 何时申报: 您必须在每个空置年结束后的30天内提交申报。


  • 如何定义“有人居住”: 物业在一年中至少有183天被以下任一方式占用,即被认为“有人居住”: 业主或其亲属自住,或以至少30天为一个租期的合同出租。需注意短期租赁(租期少于30天)的物业不被视为有人居住,需缴纳空置费。


  • 共同产权: 联名共有(Joint Tenants)的房产只需提交一份空置申报;按份共有(Tenants in Common)的房产则每位持有人都需单独提交。


  • 处罚: 未按时提交申报将面临处罚,即使您的物业已满足居住天数要求。


  • 可申请空置费豁免的情况: 如果您有空置费缴费义务,但因超出您控制范围的情况(如物业损坏、进行大规模翻修、长期住院等)导致物业无法居住或未能及时申报,您可以提出申请。请注意,即使申请豁免,您仍需提交空置申报表。


结论

澳洲对外国人购房的政策和费用日趋严格,涉及购房审批、空置申报等多项义务。非居民在投资前需充分了解相关规定,合规操作,避免因违反规定而产生高额费用或处罚。


文章来源: Foreign investment in Australia, ATO官网

bottom of page